供应链是很多水果企业都想要去做的,因为所有人都一致认为只有供应链完善,水果才能够更大幅度的削减损耗,控制品质。本篇文章以世界各水果生产大国为例,解释各国是怎样进行水果采后处理的。
因为采后包括冷藏预冷,物理化学,分选,后包装,物流等各种复杂过程,所以各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物流园区进行集中的采后处理。
不同采后技术的集中,以保证水果的新鲜度,美观度,包装实用度,物流便利度以及陈列时间等。
那么世界上的水果生产强国究竟是怎样建设水果物流园区的呢?
1、德国
园区统一物流车▼ 德国人的严谨与效率是众所周知的,对于他们来说建设物流园区是最好的尽本分的方法。在园区内,大家各司其职,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农民种好自己的果子,加强在种植与技术上的标准化,包装公司保障产品的外观,更可以让有能力与经验的人操盘水果的销售大局。
对于德国人来说,更为务实的是, 这种物流园区可以从政府获得更多的扶持;在供应商方面可以取得最优的价格,与超市和经销商谈判时则更有话语权!
因此,德国的物流园区能够给他们带来的是管理,资源,标准化与竞争力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2、西班牙
西班牙的水果物流园区分为仓储区,物流区,集装箱囤放区,卡车停放区,服务区/办公区和绿化区。
西班牙作为水果出口大国,当地人建设物流园区的目的更为明确,他们只是想让水果的流通方式更加简洁!
所以首先由合作社统一收取果农的产品,在物流园区内完成收购,整合与销售任务,再由物流中心进行仓储,管理和物流分配。
这样大大简化了水果的中间转手环节,加速了水果从产区到市场的时间,延长了水果的货架期!
西班牙物流园区照片▼
3、智利
智利的物流园区仅包括仓储,进出口,包装,办公室,物流服务 ,货物配送。 根据不同的货物会有不同温度的仓储,用射频电流管理系统管理。货物配送则包括物流配送管理系统和Just-in-time Delivery。包装根据水果的差异会有不同层面的包装和不同果品的包装。 多功能物流园区的商务模式将成为全球探讨的策略。 此类园区的数量在智利日益增长,其原因有二:原本的园区数量不多; 智利的进出口吞吐量不断增长,导致需要更多更完善的大面积仓储和物流空间。 多功能物流园区商务模式不仅仅在智利受到好评,而是会在全球各国受到关注的一种模式,无论在其成本控制、空间运用、可行性、多元化服务等层面。 4、墨西哥 墨西哥的物流园区几大特点:从种植方面寻求可持续性发展和有机产品 ;从仓储方面整体贯通的采后基地;从包装方面,科学包装、方便物流! 各国理念独特之处▼ 从建设理念方面: 德国——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庞大自我,资源整合,品牌打造;西班牙——资源整合,打通销售渠道,各地品牌打造 ,物流外包;智利——盈利第一,成本控制第二,不整顿资源。墨西哥——采后与物流分离,果品第一,物流须配套。 各国营业模式总结▼ 从营业模式方面,德国——一气呵成,规章制度细化,获取政府资源;西班牙——平分秋色,规章制度细化,有国家扶持;智利——仓储强项 ,针对进出口,中小型模式居多,无政府支持;墨西哥——注重种植 不包含物流,无政府支持。 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欧美发达国家,每年的人均水果消费83公斤,美国的这一数值达到了125公斤。 在发展中国家,水果的年消费量也有55公斤。 在我国,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整体提升,城镇居民的人均水果消费量已经从每年不足6公斤发展到了46公斤,增长了近7倍,但仍然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1公斤。 国内果农种植技术欠规范,缺乏储藏保鲜条件,销售渠道单一,难以精细化生产成品。而果商则缺少水果品牌,质量不稳定,供应能力不稳定,采购成本较高。 中国是水果生产大国,却与强国无缘。中国人民现在都有一种潜意识:国外的水果安全,中国的水果农药残留很多。 其实国外并不是比中国高明很多,只是外国水果产业链上的所有人包括政府都在在用心做好自己产品。 这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反思的地方。
———— END ————
声明:本号所发稿件、图片均用于学习交流使用,并注明出处和来源,若涉及版权,请作者留言联系,小编会及时处理。
来源:iFresh亚果会,农特微商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