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和讯网 和讯银行 苗燕
近日,百信银行对外公布了成立一年以来的成绩单。总体来看,发展情况是非常可喜的。
据披露,截至2018年10月底,百信银行总资产342亿元,总负债307亿元,累计发放普惠贷款636亿元。这其中,有91亿元的贷款,是为19万小微企业主提供的普惠贷款。最近,百信银行累计用户突破1000万。
尽管百信银行的定位、股东结构等基因都与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有着明显的差异,并不具备完全的可比性。但是,由于明显带有BAT的印记,不少人仍会把百信银行拿来与微众、网商进行对比。
笔者此次不从成立一年的贷款规模、用户数等角度来分析BAT三家银行的差异,我更想从百信银行的股东结构、运营模式、以及在科技投入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家银行的与众不同之处。
正是由于在这些方面的独特性,形成了特有的“百信模式”。
之所以需要对“百信模式”进行深入的讨论,不仅仅是因为这家银行正在尝试探索一条“依托智能科技,发展普惠金融”的道路;更重要的是,这家银行生而就肩负着“银行办银行”的实验田之责。
特殊的股东结构,带来了特殊的制度优势
提起百信银行,不少人认为其与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的股东结构差别不大。但事实上,无论从所有制结构,还是股权结构,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都是民营银行,在股东构成上,以民营企业为主,且按照规定,发起人单一股东及关联股东的持股比例不得高于30%。当初,之所以决定设立民营银行,目的在于促进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完善金融体系,增加对实体经济的竞争性金融供给,丰富银行业组织体系。
但百信银行的股东只有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和百度,两股东的持股比例分别为70%和30%。所以,很显然,百信银行是一家国有银行控股的银行。而且,百信银行的设立目的也与微众、网商并不相同。
百信银行采用国有银行控股、民营经济深度参与的股权结构,可以说是一项源于顶层设计的创新,更像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金融行业的试水。因此,在制度层面,也有着与民营银行完全不同的优势。
一方面,百信银行依托于中信银行的雄厚实力,保证了资本金来源充足。此外,中信银行也能够在风控、合规等方面能够给予更多的指导,保证百信银行审慎经营。但与过去的直销银行大多采取内设事业部的运营形式不同,百信银行在人力、财务、风险、IT等方面与中信银行保持独立,可以动态调配资源,实施扁平化管理,决策速度更快,可以更为高效地响应市场变化。
另一方面,作为互联网巨头的百度,其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百信银行注入了互联网的创新基因,提升了这样一家创新型互联网银行的活力。而且,百度也对百信银行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技术支持。双方在IT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合作。此外,借助百度的生态体系和流量入口,百信银行也得到了更多的获客场景。
探索“O+O”、“B+B”运营模式
百信银行拥有的银行牌照,决定了这是一家无线下网点的银行,更具体的说,就是一家智能银行。所以,百信银行完全需要通过互联网的“玩法”,来实现作为一家银行的KPI。
大家都知道,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的目标客户定位,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微众银行的主流客户群体是C端用户,而网商银行瞄准的则是小微企业。这与他们各自的大股东腾讯、阿里的基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腾讯是做社交起家,尽管最近开始了向面对B端用户的转型,但在过去的近20年中,C端用户是他们不可动摇的“上帝”。而阿里则是做电商起家,淘宝平台上的无数小微企业,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微众和网商的业务,也明显带有依托大股东优势的特点。
而从百信银行披露的数据看,百信银行采取的是B端与C端并驾齐驱的策略。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小微用户,只要是需要普惠金融服务的群体,就是他们的目标客户。
这种策略,决定了微众和网商的运营模式在百信银行都并非最优的选择。百信银行必须找到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新路。
我们看到,通过一年来的摸索,最终百信银行创新采用了这条“O+O”、“B+B”的全新运营模式。用百信银行的话说,这一运营模式的核心就是“连接线上和线下场景,把互联网形态的‘银行门店’开到商业生态中去。”
“O+O”是指“Offline + Online”。眼下,整个互联网线上的流量红利越来越少,而随着新零售业态的出现,线下流量则有井喷之势。所以线上和线下的关系,不再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而是必须将线上与线下进行连接。并且,作为一家银行,经营的就是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线下与线上的联动就显得更加重要。
“B+B”是指“Business+Banking”。这对传统银行的思维是一种新的挑战。过去,很多人认为Business是建立在Banking之上的,企业要发展,必须依赖于银行的贷款。但百信银行提出的则是“把银行开到各个生态合作伙伴中去”。仔细想想,这其实是个一举三得的事情。首先,对用户来说,有需要时,可以随叫随到、即到即用、用完即走,便捷高效地提供了金融服务;对生态合作伙伴来说,一个能与其产品完美结合的金融服务,不仅可以帮助其提升用户粘性,更可以带动用户的消费意愿,提升收益;对百信银行来说,拓宽了获客渠道,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追求技术开放的最终目标是打造开放银行
成立一年,即申请了20多项科技类自主知识产权。从这个角度看,百信银行确实如他们自己所说,是一家最像科技公司的银行。不过,这家银行的追求并不仅仅停留在做一家科技公司上,他们更希望成为一家开放银行。
笔者前面谈到的百信银行的运营模式,实际上就是在打造平台合作模式。银行不再是直接将产品和服务传达给客户,而是将各种不同的商业生态嫁接至平台之上,再通过这些商业生态间接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从而形成共享、开放的平台模型。
在开放技术层面,百信银行一直持续走开源技术路线。从底层分布式云架构,AI技术平台,PaaS平台到前端SDK、H5、API等场景应用,已经初步形成了开放共享、安全可控的银行金融科技新模式。未来,将逐步向行业开放,服务社会,共建金融科技新生态。
此外,百信银行也刚刚与百度联合成立了智能金融实验室,利用AI技术打造金融大脑,以实现驱动产品创设、风险管理、智能办公和经营决策的人工智能化。未来,百信银行也有计划将金融大脑将向行业开放。
据百信银行副行长兼CIO寇冠介绍,“零度实验室”的使命是通过百信银行与百度公司联手,将前沿技术与金融生活相结合,着力进行跨界创新。实验室的首个研究方向,是银行业如何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为B端、C端客户提供动态、灵动的服务能力。
从这个层面看,百信银行确实在向着开放银行的方向稳步迈进。
最后,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百信银行经过一年来的摸索,无论是在业务发展、运营模式、以及战略规划层面,都已日臻完善。“百信模式”的优势也已经非常明显了。百信银行也可以撕掉怀疑者打上的问号,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