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浦发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综合微信公众号“国是直通车”、雷锋网、明晰笔谈、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新京报、东方财富网等媒体报道
新基建刷屏!中央近期频频点名
新基建的火爆,来自于近期中央密集部署“新基建”,20天内4次提及相关内容,而在3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还首次提及数据中心。
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2月23日,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资金和政策性金融,优化投向结构。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异常火爆的“新基建”,究竟是个啥?
事实上,“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
随后,中国官方对于“新基建”的部署逐步深入,特别是进入2020年。1月3日,2020 年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 。此后多个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 5G 网络建设等作 为了 2020 年的投资重点,部分省市还明确了 5G 基站的建设目标。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高层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当前,官媒盖章的“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七大领域
图自:晓说通信(下文表格同)
5G 5G 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重大变革点,是当前 “新基建” 的领衔领域,此前 5G 也已经被高层定调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不管是从未来承接的产业规模,还是对新兴产业所起的技术作用来看,5G 都是最值得期待的。 实际上,我国重点发展的各大新兴产业,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企业上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均需要以 5G 作为产业支撑;而 5G 本身的上下游产业链也非常广泛,甚至直接延伸到了消费领域。
特高压
特高压,指的是 ±800 千伏及以上的直流电和 1000 千伏及以上交流电的电压等级,它能大大提升我国电网的输送能力。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特高压输电项目投入商业运营的国家,早在 1986 年就开始特高压建设。我国特高压建设潜力依然庞大,截至 2019 年 1 月,国家已经规划的各类特高压项目大概在 50-60条之间。 另外,国家电网早已经启动混改并首次向社会资本开放特高压投资,通过解决资金问题进一步增加特高压持续建设的确定性。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高铁是中国技术面向世界的名片,也是中国交通的大动脉;与此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轨道交通是关键一环。当下,不少重大高铁项目的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与此同时,许多城市正式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即使是轨道交通相对发达的北上广深,仍有非常大的缺口。 就产业方向而言,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的产业链条也非常长,从原材料、机械到电气设备再到公用事业和运输服务,它将在推动整个社会发展和交通数字化、智能化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
充电桩
充电桩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的 “加油站”。截至 2018 年 10 月,我国充电桩总量仅为 68.6 万个;截至 2019 年 10 月,全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计保有量为 114.4万个,同比增长 66.7%——尽管增长看似非常迅猛,但充电桩的缺口依然很大。 根据国家四部委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到 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 1.2 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 480 万个,以满足全国 500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显然,整个领域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大数据中心
大数据中心,可以说是海量信息时代的诺亚方舟。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将大量依赖于数据资源,因此从国家政务到各大行业,建立数据中心将有助于促进行业转型和实现企业上云。 在当今的技术浪潮中,互联网数据中心是最重要的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Synergy Research 的调查数据,全球顶级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每家公司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至少达到每季度 10 亿美元的投资水平。而全球数据总量每 18 个月翻番,数据中心建设会跟不上大数据爆发的步伐。 另外,在云计算之外,5G、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一日千里,亦在共同显著推高着人类社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大的层面说,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社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实际上,在国家最高决策层面,人工智能已经受到重点关注。 而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持续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的规划中,到 2020 年,我国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可见今年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性。
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可以提供共性的基础设施和能力;我国已经将工业互联网作为重要基础设施,为工业智能化提供支撑。2012 年,“工业互联网” 被提出,2017 年年底,国家出台工业互联网顶层规划,2019 年,“工业互联网” 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业互联网逐渐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2020 年 2 月 25 日,工信部公布 2019 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网络、平台、安全三个层面共 81 个项目;总体来看,5G、平台、安全将是工业互联网行业未来最重要的三大方向。
为什么是“新基建”?
明明债券研究团队指出,疫情黑天鹅加大经济下行压力,政策稳增长必要性有所提高。受新冠疫情蔓延影响,2020年一季度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人员隔离力度空前,居民出行意愿不足,住宿、餐饮、旅游等消费需求遇冷;另一方面,受居民返工意愿不强、防护用品供给承压、生产人员密集要求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复工进展缓慢,供给端也有所回落。结合PMI数据看,2月PMI、非制造业PMI分别回落至35.7%、29.6%,均为历史最低水平,且生产、新订单指数均有断崖式回落,进一步说明产需双弱下2020年经济增的读数压力或将进一步加深。考虑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政策稳增长的必要性也将有所提高,而作为政策托底的常用手段,基建发力本应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明明债券研究团队指出,传统基建的投资效率不高,同时也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并加速房价回升,“房住不炒”的主线下“新基建”发力顺理成章。2008年,为应对全球经济放缓,我国开展了“四万亿”的大规模刺激举措以对冲国内基本面的下行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后果,如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产能、库存过剩,传统基建、地产等行业过于强势,居民、企业债务压力逐渐加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问题,立足当下,若继续大规模采用传统的“铁公机”来刺激经济则可能加剧产能过剩并推升杠杆率水平,在此背景下,“新基建”的推出就顺理成章。另一方面,从“产出—投资”比率来看,传统基建项目的投资效率相对偏低且自2004年以来持续回落,在此背景下新基建的推出意味着更高效的发展模式,也将为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动力。最后,新基建的推出也与“房住不炒”的政策主线相契合,传统基建运作模式下,基建投资往往与土地价格、房地产价格具有一定联系,而新基建则主要致力于加速信息化、智能化进程,与房地产的相关性并不强,进一步凸显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同时也彰显了政策脱钩地产的决心。 明明债券研究团队指出,线上需求集中释放,“新基建”迎来发展窗口期。受人员隔离影响,疫情期间居民线上娱乐、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流量行业快速发展,无人配送等新型行业的需求也在逐步释放,同时在疫情发酵的背景下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技术也得以在“数字防控”中大施拳脚。考虑到上述行业均离不开云计算、大数据的支持,对于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导向的“新基建”而言,当前的环境则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窗口;同时“新基建”的快速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科技水平的进步以及商业模式和消费习惯的转变,并形成“基建—产业”的良性互动。 任泽平: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基建
任泽平认为,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在“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简单重走老路,导致过剩浪费和“鬼城”现象。未来“新”一轮基建主要应有四“新”: 一是新的地区。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0.6%,而发达国家平均约80%,中国还有很大空间,但城镇化的人口将更多聚集到城市群都市圈。我们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71%时,新增2亿城镇人口的80%将集中在19个城市群,60%将在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7个城市群,未来上述地区的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教育、医疗、5G等基础设施将面临严重短缺。对人口流入地区,要适当放松地方债务要求,不搞终身追责制,以推进大规模基建;但对人口流出地区,要区别对待,避免因大规模基建造成明显浪费。 二是新的主体。要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尤其是有一定收益的项目要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 三是新的方式。基建投资方式上要规范并推动PPP,避免明股实债等,引进私人资本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来源。 四是新的领域。调整投资领域,在补齐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数字经济、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以改革创新稳增长,发展创新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观点认为,大搞减税基建将增加地方债务负担、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任泽平团队认为这种观点缺少长远的大局观,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财政还要保收支平衡将使企业居民雪上加霜,财政应该搞跨期平衡,从平衡财政转向功能财政。只要中国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何愁未来财政问题。如果百业萧条,财政何谈平衡。 2020年的新基建,会成为2009年曾在风口浪尖的传统基建吗?
国泰君安宏观团队认为,新基建的发展空间无疑是巨大的,但如果期待新基建能托起稳增长的一片天,那是给了它与实际体量不符的期许。
目前,在政府基建投资中尚未有关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统计,但我们可以从PPP库细分项目中窥见一斑。
目前存量PPP项目总投资规模大概17.6万亿元,其中铁公基(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机场、隧道等)是大头,约7.1万亿元,占比接近41%。
规模排在第二位的是房地产、土储相关的,包括广场、公寓、棚改、危房改造、保障房、土地储备等,约3.4万亿,占比20%左右。
医疗卫生有3000亿左右的项目,占比1.7%。
而“新基建项目”占比仅有0.5%,规模不足1000亿元;类“新基建”项目,如轨道交通、园区开发、垃圾发电等,在PPP项目库中大约2.6万亿,占比14.7%左右。
两者加总大概占整个PPP库的15%左右,与动辄上万亿的传统基建项目相比,这样的“新基建”和“类新基建”规模并不突出。
中金公司认为,根据国家铁路“十三五”规划,目标到2020年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已达到3.5万公里,已提前超额完成原定目标,“八横八纵”的骨干网基本形成。但在全部国家铁路营业里程中,分析师测算,城际铁路营业里程仅约4700公里,占全部国家铁路营业里程仅约3%。
随着“新基建”等逆周期调节政策的落地,国内轨交行业投资和全年通车里程均有望超出年初规划,板块估值有望得到修复。在“新基建”补短板的拉动下,连接城市圈的城际铁路网将成为未来的建设重点,“十四五”有望迎来通车高峰。
华泰证券认为,5G为代表的科技基建将成为未来驱动中国GDP增长的重点领域之一。建议关注低估值、利润有望维持高增速的标的:众源新材、博威合金、天通股份和隆华科技。
平安证券分析师称,目前企业数字化、云化趋势不可逆转,新基建需求增长潜力大。春节期间,线上游戏异常火爆;复工推迟之后,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板块持续火热,其他行业也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开始思考数字化转型。激增的线上业务需求,对现有的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形成了极大的考验,部分应用服务器出现承载能力不足,网络传输速度和稳定性也出现下降的问题,对应的运营商不得不临时扩容。
从中长期看,平安证券分析师认为,国内企业上云、数字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经过此次疫情,认为进度还将加快。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的主要基础设施,在技术和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做到适度超前,认为是可行的。通过基础设施带动应用繁荣,生态健全后继续拉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形成良性的闭环。尤其是在当前大国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加大对新基建领域的投入,还有助于缩窄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
东方证券分析师指出,IT新基建浪潮拉开序幕,5G大规模商用可期。围绕5G商用为核心的IT新基建得到国家决策层面多次明确强调,5G网络建设受到政策的强力推动。从各省份出台的5G规划来看,2020年将是5G大规模商用落地的元年。三大运营商出台了5G建设的明确指标,作为第四大运营商的广电5G建设以及全国一网也有望加速落地。整体来看,以5G商用为核心的IT新基建将成为这一轮大基建浪潮中最为亮眼的组成。
银河证券分析师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等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成为目前重要的发展目标。打通区域经济的市域和城际铁路有望成为重点发展方向。以长三角中心的上海为例,根据“上海2035”规划,未来将形成市区线、城际线、局域线“三个10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从本次的新基建方向来看,城际铁路将成为未来布局的重点方向,城市轨道交通的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新时代证券分析师认为,新基建一方面具备“稳投资”的作用,带来部分投资拉动作用,能够部分对冲疫情对今年经济的影响,同时又能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特高压行业受益于本轮新基建的启动,看好技术优、市场应用积累深的充电桩设备生产企业,长期看好充电桩运营企业,推荐特锐德、科士达;特高压建设受益标的包括国电南瑞、平高电气和许继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