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应链优势明显
当前,中国各行业已基本复工复产,人民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市场也逐渐显现出复苏态势。对此,全球知名咨询公司科尔尼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总裁贺晓青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各国在国际合作与社会凝聚力水平上的能力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
“在疫情期间,中国政府与人民全力抗疫,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不仅对其他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也为中国下半年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贺晓青表示。
数据显示,我国4月份经济总体延续3月份以来的复苏势头,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市场、稳预期等相关政策。贺晓青认为,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相比,消费在中国GDP中所占比重大大提高。促消费政策能够快速恢复国民消费能力,恢复经济活力。
贺晓青认为,包括5G在内的中国“新基建”提速将助力产业升级、带动创业就业,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政府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服务业,并积极支持外贸型企业,这些举措行之有效,能够帮助企业加快转型,加强风险防范能力。”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各地积极采取有力举措,助力在华外企安全复工复产。对于外资企业来说,中国不仅是重要的消费市场,也是重要的生产基地与研发基地。外企在华工厂及机构早复工一天,对全球供应链稳定的支撑作用就大一分。
“我们看到,中国政府在吸引和留住外国在华企业方面作了大量努力,这显示出中国希望继续发挥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关键性作用的决心与担当。”贺晓青说。
“外资企业选择在哪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归根结底还是由市场及供应链决定的。”贺晓青表示,30年前外资制造商开始在中国生产、采购,考量的因素只有一个——成本。贸易摩擦促使外国企业开始考量第二个因素——风险。疫情发生后,外资企业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考量因素——供应链韧性。“这是最重要的考量维度。”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导致很多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活动陷入停滞。中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各行业陆续复工复产,消费市场逐渐恢复活力,这给欧美市场重启经济带来了希望与信心。”贺晓青说:“中国在抗击疫情以及复苏经济方面所展现出来的实力,让欧美企业清晰认识到了中国的供应链优势。”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