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数字供应链金融撑持下 普惠金融的「破壁」与「成长」

2022-01-15 14:01:59 来源:中国供应链金融网

       作者 | 橙子同学

谋供应链金融者,不下其数,但究其因,根深蒂固之问题未解决。

近日,就认真贯彻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进一步做深做实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国务院国资委面向中央企业发布通知,就央企及央企子公司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作出明确规定。

划三个重点:严格票据等非现金管理支付管理;不得拖延确权,严禁高息套利;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

无疑,还是普惠金融的问题。

供应链金融是普惠金融最有效实现路径之一,从产业链角度出发,供应链金融构建起了一个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但这个纠缠千年的融资难与融资贵问题,同样在供应链条上出其显现。

《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3》的作者姜建清说,“这个困扰了我们千百年的难题,但实际上就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与金融供需两端的总体变化密切相关。金融发展本身就是不断满足需求、应对‘短缺’的过程,也是金融‘普惠’的过程。”

如何突破这个难题,国家层面、金融机构以及企业自身,历尽艰辛直至今日未能解决。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普惠金融在发展与变革中的「破壁」与「成长」。

观念:思考助力普惠的“根”

近几年,普惠金融写在了金融业的旗帜上,困在账期里的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不断引起社会整体层面的高度重视。

2018年底,国务院就组织开展清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2020年7月,国家以国务院令形式出台《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202112月召开国常会提到,中小企业账期有再次拉长的迹象,且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增长较快、被拖欠情况增多。

账期的难言之隐和改变不了的“游戏规则”,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动,据贸易金融记者了解,很多大企业的一二级供应商真正渴望的是,市场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契约精神”,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结款。

也有部分与外企合作的供应商坦言,在国外企业的经营理念中,一直高度重视契约精神,对于供应链的重要性和认知程度较高,认为其与供应商是伙伴关系,一荣俱荣。

概言之,从“大我”的角度来说,普惠金融就是社会责任,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从“小我”角度来说,对金融机构而言是对自身的一种投资,是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直接体现;对核心企业、大型企业、第三方科技服务平台、保理公司等多方主体而言,是现实自我发展过程中不可脱离的“唇齿关系”。

契约是进行交易的基础,更是合作伙伴的基础。塑造供应链金融共生共赢的生态,需要契约精神作为前提和基础。

此次通知明确,自2022年起,除原有合同已有书面约定外,原则上不再开具6个月以上的商业承兑汇票和供应链债务凭证,防止变相延长付款时限。而新签合同可以使用票据与供应链债务凭证,但要明确约定支付方式和时限,不得利用优势地位强迫中小企业接受非现金支付;新签合同未事先书面约定非现金支付的,事后原则上不得通过补充协议等方式约定或使用非现金支付。确需事后使用非现金支付的,应当承担资金成本。

另外,通知要求中央企业坚持开放共享,中小企业以其持有的集团内单位出具的商票、供应链债务凭证、应付账款办理贴现、保理等融资业务的,中央企业不得拖延确权,不得将融资机构限定为集团内部机构,严禁高息套利。

特别是在集团对相关内部机构绩效考核时,应降低如保理、供应链债务凭证业务利润权重或予以剔除,引导相关内部机构提升对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

这是对整个供应链金融行业的正本清源,让上帝的归上帝,实体企业专注实体,不在金融业务上过分逐利。对于国资委的《通知》,某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坦言。

可以看到,通知从顶层设计强调和规范了供应链金融发展,给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主张权利提供更大的便利,同时对培养“契约精神”打下坚实基础,促使大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

底盘:搭建畅通数字普惠的“链”

诚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顽疾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

而自我国引入供应链金融这个舶来品至今,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上,行业各参与主体不断探索,不断在理念、科技和模式上突破与创新。

2021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由此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更好的服务中小企业成为了供应链金融各方主体协同发展的重点。

数字时代,不仅开启了单个机构内部解构与重构过程,同时也引发整个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的转化升级与服务模式的创新迭代。由以核心企业信用支撑的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转变为ERP对接供应链上下游的线上化供应链金融,再到综合平台化供应链金融,发展到如今基于产业层面、去“中心化”的数字供应链金融。

足以证明,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不断加速,银企关系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供应链金融整体正经历着数字化的改造。

此前,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提出,要在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发挥数据要素在商业信用、金融信用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形成供应链上大企业、小企业、金融企业和科技服务企业共赢的局面,提高经济循环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事实上,以“云信”、“融信”等为代表的由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打造的“数字化应收账款债权凭证”,由于其在推动核心企业主动确权、助力供应商企业提升融资便捷性、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有着较好的成效,企业间使用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受到了财政部的关注。

前不久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切实做好企业2021年年报工作的通知》官方规范“云信”账务处理,要求“‘云信’,应当在‘应收账款’项目中列示”。

据了解,“云信”是针对供应链所有关联企业,可通用的电子债权凭证。通过核心企业确权作为信用背书链上企业互认可以实现在供应链中多级流转和信用穿透。

有专家分析指出,“云信”在会计处理方式给予了更详细的官方解释和规范,将其同票据、各类金融产品等业务核算进行类比、区分,并形成会计规范,可以按照金融资产差额纳税。而这对于“云信”、“融信”等数字化应收账款债权凭证来说是一大利好,也为日后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搭建打下了指导基础。

科技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嵌入,实实在在的起到了明显的降成本作用。而以“云信”模式为代表的第三方科技服务平台中企云链,目前确权已突破5000亿。

在中企云链董事长刘江看来,产业链实现协同共生要强化契约精神。他认为,未来应该要讲的是集团链属企业”,真正把供应商当成分子公司给予关心爱护、成本降低。同时,这也是互联网共享理念需要把核心企业的低成本融资能力向链属企业共享,将闲置的设计能力与高精尖设备,向链属企业提供。

某行交易银行部负责人表示,现在银行在服务企业过程中实际上更看重“服务价值”,也应该真正让交易回归服务。在这其中,银行通过与第三方科技平台合作,不断使交易分工细化,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线上化、一体化的综合化金融与非金融服务。在数字化的不断演进中降低交易成本,真正让利于中小企业,促进整个供应链的循环畅通。

回头看普惠金融的发展,的确经历了一场进化与改革。数字金融正在提升普惠金融,补充或替代传统金融,正如刘江所说,金融数字化最终一定是服务产业数字化。

产业数字化和金融数字化打通,在互联网环境中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降低信任成本,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这不仅是产融互联网的高级形态,也是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目标。

尽管数字金融服务相对于传统服务而言规模仍然还小,但在各个地区、领域都以不同的速度快速增长。普惠金融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国家的支持力度、金融的服务维度、科技的深入程度,不断前进且从未止息。


相关资讯

联易融:携手金融机构推进绿色金融纵深发展

编辑| 橙子同学前不久,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要求从战略高度布局“1+N”的绿色金融发展思路,提出推进绿色金融...

【科法斯新闻】科法斯发布2022 年亚太企业付款调查: 逾期付款时间缩短,但亚太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仍在上升

科法斯2022亚太企业付款调查(本调查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进行)分析了亚太地区约2800家企业面对又一个疫情年份,付款行为和信用管理实...

【科法斯新闻】科法斯发布2022 年亚太企业付款调查: 逾期付款时间缩短,但亚太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仍在上升

科法斯2022亚太企业付款调查(本调查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进行)分析了亚太地区约2800家企业面对又一个疫情年份,付款行为和信用管理实...

【科法斯】二十年来欧元对美元汇率首次跌至平价

2022年美国GDP预测:2.5%,2023年:1.5%科法斯国家风险评级:A2(低)2022年欧元区GDP预测:2.4%,2023年:1.5%科法斯国家风险评级:A3(满...

大型企业如何规范、可持续开展供应链金融

在国内不断倡导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大背景下,供应链金融作为立足于实体交易场景的融资模式,越来越受到市场关 注。2020 年 ...